曾经风光无限的亚洲AI概念股,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退潮。
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与科技股估值“泡沫”担忧的双重夹击下,外资正以至少七个月来最快速度撤离亚洲AI概念股集中市场。
机构汇编数据显示,本月迄今外资净卖出韩国股市近46亿美元,预计将创下自4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资金外流。
在日本,截至11月7日外资已抛售23亿美元当地股票,为六周来首次净卖出。若计入期货市场,该规模将升至73亿美元。
01 资金外流:亚洲科技股遭遇大规模抛售
全球投资者正在迅速从亚洲最大的AI市场撤资,这一趋势在11月变得尤为明显。
据LSEG数据,11月第一周外资从亚洲股市流出超过100亿美元,完全逆转了上月23亿美元的流入态势。
韩国和台湾地区市场受害最为严重。韩国从10月份的42亿美元流入逆转为51亿美元流出,而台湾地区市场则损失了39亿美元。
印度市场也未能幸免,尽管10月曾出现买入浪潮,但在11月第一周也见证了14亿美元的资金外流。
这一数据证实,随着估值高企和风险偏好降温打击市场信心,外资正以至少七个月来最快速度撤出亚洲AI概念股。
02 市场表现:日韩股市大幅跳水
资金大规模外流直接冲击了亚洲主要股市的表现。
11月14日,韩国综合股价指数(KOSPI)暴跌3.81%至4011.57点,创下近几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。该指数当天一口气下跌159.06点,彻底打破了连续四天的上涨势头。
日本股市同样不容乐观。日经225指数下跌近1.7%至50438.99点,逆转了前一个交易日的涨幅。日本软银集团领跌,股价重挫5.7%。
亚洲地区的跌势与华尔街前一天的抛售潮相呼应。美股三大指数在11月13日全线下跌,标普500指数下跌1.7%,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更高达2.3%。
03 背后原因:降息预期减弱与估值忧虑
此轮外资撤离背后有两个关键因素: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和对AI股估值过高的担忧。
CME Fedwatch工具显示,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已降至45.8%。这一变化导致全球风险偏好降温,投资者纷纷从高风险资产中撤出资金。
Daishin Securities分析师Lee Kyoung-min指出:“利率削减预期的变化给股票和科技板块带来了压力。全球股市面临下行压力,特别是对人工智能领域可能存在泡沫的担忧。”
估值问题尤为突出。MSCI亚洲(除日本外)信息技术板块在上周下跌超过4%。
该地区股票估值已攀升至自2021年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,使得股价与盈利相比显得异常昂贵。
VanEck跨资产策略师Anna Wu表示,尽管全球AI产业的长期基本面依然稳固,但近期多重因素已引发“获利了结和短期情绪回调”。
04 个股影响:芯片巨头遭受重创
外资撤离对亚洲AI概念股,特别是芯片制造商造成了严重冲击。
在韩国,三星电子股价下挫5.45%,而芯片制造竞争对手SK海力士更是暴跌8.5%。这两家公司合计占韩国综合股价指数权重的近30%。
日本软银集团股价下滑5.7%,延续了前一周19.8%的大跌势头。软银的持续下跌源于市场对其AI投资风险的担忧。
与此同时,美国的AI概念股同样面临压力。英伟达股价下跌3.6%,台积电美国存托凭证下跌2.9%。
这些个股的下跌反映了市场对AI行业过高估值的普遍担忧。
05 货币影响:韩元大幅贬值
股市资金外流还带来了连锁反应,特别是货币市场。
韩元兑美元汇率正逼近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。过去三个月内,韩元下跌6%,成为亚洲跌幅最大的货币。
本周,韩元兑美元一度跌至1475,距离跌破2009年3月的1487.45关键水平仅一步之遥。
韩国央行行长李昌熔已表示,如果汇市波动过大,当局愿意介入。但他同时淡化了韩元走弱的势头,称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和贸易紧张局势过度敏感。
首尔友利银行经济学家闵庆元警告:“由于当局没有给出明确信号,韩元对美元汇率达到1500的水平已近在眼前。”
06 未来展望:短期波动与长期信心
面对市场的剧烈波动,分析师们对短期前景持谨慎态度,但对长期基本面仍保持信心。
UBSe分析师表示,尽管市场情绪受到打击,但科技板块的基本面依然稳健,预计即使投资者变得更加挑剔,盈利增长仍将保持。
市场波动可能会持续。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Ted Pick认为,如果不是由某种宏观悬崖效应驱动,那么10%—15%的回调值得欢迎。
在韩国,波动率指标VKOSPI已跃升至4月特朗普关税引发全球市场暴跌时的水平。该指数与美股“恐慌指数”VIX的价差,已逼近2004年以来的最大值。
Clifton Derivatives衍生品公司股票衍生品与波动率专家John Ley建议投资者使用期权对冲韩股风险。他指出,随着韩国综合股价指数涨势“显露疲态”,投机性资产交易已发出“早期预警信号”。
随着美联储十二月降息预期已跌破50%的心理界线,首尔与东京的交易大厅里,操盘手们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红的AI概念股股价。
韩国综合股价指数波动率指标VKOSPI已飙升至四月以来的最高点,与美股“恐慌指数”VIX的价差逼近2004年以来的最大值。
市场的恐慌并非空穴来风——在AI热潮的推动下,MSCI亚洲(除日本外)科技指数在今年前期涨幅超过60%,如今这场资本盛宴似乎暂时到了散场时刻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