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BC外汇官网:又一光伏巨头入局储能!隆基拟控股精控能源

光伏巨头隆基的储能野心终于落地,61.9998%的表决权控股精控能源,标志着全球最大光伏巨头正式进军储能赛道。

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1月13日的一纸公示,宣告隆基绿能正式跨界储能。根据公示,隆基将通过收购股权、增资入股和表决权委托的组合方式,取得精控能源约61.9998%的表决权

交易完成后,这家全球光伏巨头将单独控制精控能源,从而获得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生产能力

相比早已在储能领域布局的晶科、天合光能等竞争对手,隆基在储能领域经历了更长时间的观望与徘徊


01 巨头跨界:隆基的储能野望

隆基正式进军储能,光伏行业最后一头“灰犀牛”终于闯入储能赛场

根据公示信息,交易前,自然人合计控制精控能源44.79%股权对应的表决权,单独控制精控能源

交易后,隆基绿能将持有精控能源61.9998%的表决权,并单独控制精控能源

精控能源成立于2015年9月17日,位于江苏省苏州市,主要业务为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

值得关注的是,精控能源背后的股东还有阿特斯、固德威等光伏企业,这意味着储能领域正成为光伏产业链企业共同瞄准的新方向

02 战略转变:从犹豫不决到果断入局

相比其他龙头企业,隆基在储能领域的布局显得更为谨慎

在去年的一份投资者交流纪要中,创始人李振国曾表态隆基会考虑把储能作为第二曲线,把氢能作为第三曲线

但这很快遭到了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的辟谣,他表示隆基仍坚定发展氢能

直到今年,李振国再次释放出清晰的信号。在今年5月的一次媒体对话中,他介绍:“在组件业务之外其他业务领域的布局定位想得更清楚了,隆基会继续往后延展场景化的应用,包括跟储能结合、发展氢氨醇等业务。”

李振国还透露,今年氢能业务会有所收缩,但这并不代表着不看好

今年9月,隆基通过参股精控能源进军储能的消息已然传出,而本次交易则标志着这一战略布局的正式落地

03 同行先行:晶科、天合储能业务风生水起

在隆基犹豫之际,其他光伏巨头早已在储能领域斩获颇丰

晶科能源2025年前三季度储能系统发货量已达3.3GWh,预计四季度公司储能业务有机会实现扭亏,2026年将开始贡献盈利

晶科目前拥有12 GWh集成和5GWh电芯产能,凭借头部企业的渠道、品牌和客户资源优势,公司在储能领域具备显著竞争力,尤其海外业务占整体订单约80%

天合光能的表现同样亮眼。2025年前三季度天合光能储能出货接近3GWh,其中第三季度出货1GWh+

天合光能2025年的储能出货目标是8GWh,2026年出货量目标规划约为16GWh

更令人瞩目的是,天合光能储能的海外已签订单规模已超过10GWh,这些订单预计将在2025-2026年间集中交付

04 市场爆发:全球储能进入高速增长期

光伏巨头纷纷布局储能的背后,是全球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

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,全球锂电储能装机量达170GWh,同比增长68%,其中国内新增并网82GWh,同比增长61%,海外储能装机94GWh,同比增长74%

订单端同样表现强劲。2025年上半年,中国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163GWh,同比增长246%,业务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

出海红利在阳光电源、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身上凸显。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29GWh,同比增长70%;国轩高科储能电池出货量在总出货量中占比30%,海外订单超4GWh

远景高级副总裁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表示,储能市场增长受多重因素推动:“一是全球能源转型加速,中、美、欧三大传统市场需求提升,中东等新兴市场基于国家级能源战略,带动GWh级新能源及配套储能项目需求爆发”

05 行业变革:从“强制配储”到“价值探索”

储能行业正在经历从“政策驱动”到“市场驱动”的根本性转变

2025年,中国告别“政策强配”,转向“价值探索”,关注参与电力交易创造收益,电站项目逐步跨越盈利拐点,迎来商业化良性运转

技术迭代驱动成本下探。据田庆军介绍,“当前储能系统成本较三年前下降约80%,部分地区度电成本低于2毛钱,经济性增强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。”

为应对市场需求,远景加速产能布局。 “全球在运的10个电芯制造基地中,有5个具备储能电芯生产能力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在美国田纳西的工厂今年4月正式投产,成为北美首条本土建设的磷酸铁锂储能电芯产线

06 光储融合:螺旋式上升的产业逻辑

随着光伏行业竞争加剧,储能正成为企业突破“内卷”的重要利器

阳光电源指出:“在新能源达到一定比例后,需要靠储能来平衡,储能增加后又给新能源带来新的发展空间,新能源和储能基本上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逻辑,这个逻辑也一直在欧洲、美国、亚太等很多市场演绎。”

这种供需格局下,储能承接光伏锂电优质产能作用显现

国轩高科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动力及储能总出货量63GWh左右,约30%流向储能领域

公司称,储能电池订单充足,为了满足市场需求,同时为未来产品迭代做好准备,正加速推进唐山、金寨等基地的储能产能扩建

07 风险隐现:高增长下的行业挑战

储能行业在高速增长中也暗藏风险

田庆军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强调:“2025年将是储能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点。”

“当前,行业仍需警惕非理性低价竞争带来的系统性风险。据我们了解,近三分之一的系统集成商正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,这种恶性竞争模式已开始向海外市场蔓延。”

这不仅严重威胁储能电站的安全与效益,更可能削弱中国企业在全球储能市场的领先地位

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,田庆军提出三方面建议:“首先,坚持质量底线,构建良性生态

其次,加快技术迭代,推动降本增效。最后,完善产业机制,引导有序发展。”


光伏行业最后一巨头正式入局储能,标志着中国光储融合模式进入全新阶段。随着隆基控股精控能源,天合光能储能订单超10GWh,晶科储能预计明年贡献盈利,头部光伏企业已完成在储能领域的战略卡位。

储能行业曾处“配套赛道”,但正成为新能源赛道的新热点,并重构光伏锂电供需格局

Share:

More Posts

Send Us A Message

滚动至顶部